海岸侵蚀地貌

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海岸侵蚀现象普遍存在,中国70%左右的砂质海岸线以及几乎所有开阔的淤泥质岸线均存在海岸侵蚀现象。如江苏废黄河口附近海岸,1855-1970年岸线以平均每年147米的速度后退,20世纪70年代以来,岸线后退速率仍达20-40米/年;近代黄河三角洲钓口至神仙沟岸段,每年后退达350米以上;海南省文昌县由于珊瑚礁被开采,海岸已后退200余米,造成大量的椰树林被海水倾倒。

海岸主要受海水动力因素侵蚀所产生的各种形态,又称海蚀地貌。它是海岸地貌的一大类别。塑造海岸侵蚀地貌的主要动力因素是波浪和潮流,但高纬度地带的海岸还受到冰冻的侵蚀,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岸则受到丰富的地表水和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的侵蚀。海岸侵蚀地貌的发育过程,除与沿岸海水动力的强弱和海岸的纬度地带性有关以外,还受组成海岸的岩性的抗蚀能力所制约。结构致密、坚硬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强,但因裂隙和节理发育,多海蚀洞、海蚀拱、海蚀柱、海蚀崖。松软岩石海岸,抗蚀能力较差,海蚀崖后退较快,易形成海蚀平台。石灰岩海岸,在海水溶蚀下具有独特的蜂窝状海蚀地貌形态。海蚀地貌通常被作为判别地区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的标志之一。同时,海浪塑造的海蚀地貌壮丽多姿,不仅有嵯峨巨石,还有曲径幽洞、嶙峋怪石,常被辟为旅游胜地。主要地貌类型如下(见图):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洞  海岸受波浪及其挟带岩屑的冲击、淘蚀所形成的洞穴。波浪对海岸的侵蚀,主要集中在海平面附近。水位的升降,岩壁的干、湿变化加剧了岩石的风化作用,有助于海浪的淘蚀,形成刻槽或海蚀龛。随着淘蚀的发展,海蚀龛向岩体纵深扩展,形成海蚀洞。海蚀洞多沿海岸断续分布,洞顶有悬突的岩体,一般为海浪作用的上界,洞底则略低于海面。由于海岸带的构造活动等,海蚀洞有时出现在海平面以上的不同高度。海蚀洞在松软岩石构成的海岸,发育不明显;在较硬岩石海岸,发育较好;沿岩石的节理、层理等抗蚀力薄弱部位特别发育。印度尼西亚巽他群岛的海蚀洞纵深可达17米,中国普陀山海岛的梵音洞也为海蚀洞。海浪继续作用,使岬角两侧的海蚀洞蚀穿贯通,形成顶板呈拱桥状的海蚀拱。海蚀拱又称海穹、海拱石,常见于岬角海岸。海蚀拱进一步受到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岸分隔开来后峭然挺拔于岩滩上,称为海蚀柱。

海蚀崖  海岸受海浪侵蚀,崩坍而成的悬崖陡壁。(见彩图)。

 海岸侵蚀地貌

海岸侵蚀地貌


海蚀洞不断地扩大,使顶部悬突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坠,在崩坠的部位经常形成陡峭的岩壁。坠落的岩块、岩屑,一部分被沿岸流搬移;一部分被海浪卷带,重新作用于岩壁,在岩壁上可继续发育洞穴。主要分布在基岩海岸,尤其是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垂直柱状节理发育处。
  

海蚀平台  在海蚀崖前形成的基岩平坦台地。在海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发育、后退、在海蚀崖向海一侧的前缘岸坡上,便塑造出一个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坦岩礁面。以后,平台可不断地展宽,直到波浪通过平台,能量全消耗于对平台的摩擦以及对碎屑物质的搬移上,海蚀崖停止后退为止。在海蚀平台上通常发育有浪蚀沟、锅穴、洼地等微地貌,以及由海蚀崖崩坠堆积成的锥形岩体和砂砾覆盖的波蚀残丘。平台一般位于平均海面附近,也有分布于高潮线以上的,它们是由特大暴风浪作用而成的暴风浪平台;也有位于海面以下的,它们是由波浪侵蚀作用在下限处形成的海底平台。由于海平面的变化以及构造运动,也可形成不同高度的海蚀台地。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邮编:264003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10756号-1  烟公网安备370602020000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