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名江:我国近海有毒有害藻华增多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GEOHAB第二次“有害藻华与富营养化”开放科学大会上,大会科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席、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名江告诉《科学时报》。“近年来,我国近海藻华呈现的最大特点是,海藻的种类在变化,有毒有害的越来越多。”
 
GEOHAB即“全球有害藻华生态学与海洋学”国际研究计划,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国际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于1998年联合发起并推动实施的。此次开放科学大会讨论了营养盐污染与沿海富营养化,富营养化海域有害藻华的动态、影响与对策等多个议题。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大会,其中外籍学者50余名。
 
我国近海正面临严峻的富营养化态势。在近海富营养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有害藻华也呈现出明显的演变趋势,有害藻华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效应不断上升。自2000年以来,我国沿海每年有害藻华的记录可达数十次,远远高于2000年以前的记录;有害藻华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大规模甲藻赤潮影响范围,最大可达上万平方公里;形成有害藻华的种类也呈现出明显的演变趋势,更多有毒有害藻类形成的藻华在我国近海发生;另外,2007年以来,在我国海域连续发生了由大型绿藻浒苔所形成的大规模藻华。
 
我国近海的有害藻华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水养殖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周名江介绍说,仅以浙江省的一个海岛为例,由于有毒海藻使得鱼类中毒死亡,一次赤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就高达3000多万元。
 
明年初,由周名江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我国近海藻华灾害演变机制与生态安全”将全面启动。周名江说,目前人类还无法对藻华的发生进行准确预测,治理能力也仅限在很小的局部范围内,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控制大江大河对近海的营养输出。“日本的濑户内海曾经专门为此立法,效果非常明显。”周名江表示,而对于我国来说,近海的营养盐输入到底需要降低多少、陆地污染与海里生态系统之间如何响应,都是亟须科学家去计算和研究的课题。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春晖路17号  邮编:264003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10756号-1  烟公网安备37060202000025号